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风景在路上,“研”途皆成长——博山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25期活动纪实

    阅读: 2024/1/18 16:06:07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2024年1月9日,山东省第125期齐鲁科学大讲堂如期而至,博山区小学科学教师相约屏幕前,积极教研。

    本次齐鲁科学大讲堂活动流程如下:

    一、课例展示

    1、《耳朵结构建模二》

    第一节课是牟平区实验小学的常绍英老师的《耳朵结构建模二》。本课设计了4个课堂活动 1.了解声音从外耳传到大脑的路径。2.了解中耳的性能。3.建构中耳模型。4.检测模型。达成相应目标:知道耳朵如何听到声音。根据需求进行设计。根据设计做出实物模型。能用语言和模型表达性能。

    本课成功之处:1.通过中耳的结构建模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解性能--建构模型--检测模型--表达性能”的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了解中耳的结构和功能,又能进一步了解工程设计中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2.注重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尽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老师的引领、小组同学们合作,比较成功的建构出中耳的模型,课堂效果良好。

    2、《水族箱》

    第二节课是芝罘区黄务小学李欣泽老师的《水族箱》。本节课围绕一个问题、按照六个环节有序进行,按照“问题需求--方案设计--工程实施--测试改进--交流评价--拓展应用”的工程设计步骤有序展开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素质。

    本课设计立足核心素养,聚焦技术与工程,践行“教-学-评一致性”,使学生在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把握学习方法,提升探究能力。

    3、《制作纸飞翼》

    第三节课是福山区门楼兜余小学宁真真老师的《制作纸飞翼》。本课以动画作为导入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办法营救小猫,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生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经验后,教师提出制作纸飞翼,提高学生探究兴趣。随后在方案设计活动时,从设计制作方案到改进制作方案再到视频观看制作方法、完善制作方案,最后制作出产品。一步步的探索,纸飞翼在学生手里呈现出来。体会到了产品制作的流程,对于二年级学生节来讲足够有成就感。最后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骨干教师点评

    由三位骨干教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详细点评。

    三、专家总结

    由山东省特级教师颜世萍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细致到位的点评与总结。

    四、研修剪影

    理想的课堂,要以呵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为目的;理想的课堂,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理想的课堂,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本期齐鲁科学大讲堂给科学教师们带来很大的收获和思考。让我们静下心来,投身课堂教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定会在科学教学中绽放光彩!

    转自:“小学科学教研团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新年新气象 研修放光彩——博山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24期活动纪实

    下一篇:诗意冬风话教研,凝心聚力行致远——博山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26期活动纪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