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22 11:17:07
作者信息
龚建涛/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以英语教学活动观为指导,践行学思、学用、学创“三结合”理念,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首先,学思结合,在真实情境中建构新知结构。一是在情景导入中建立新旧知识关联。教师通过创设与语篇密切相关且学生熟悉的语境导入新课,帮助学生主动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二是在预测活动中建立文本与生活经验的关联。教师可创造性地用好语篇预测活动,学生凭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建立文本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关联,同时产生问题,形成学习期待。三是在获取与梳理中建构新知结构。学生带着预测时的问题走进文本,在思考、梳理中理解语篇的核心内容基础上,用多种方法将零散的信息串起来,形成语篇新知结构。
其次,学用结合,在多种语言实践中锤炼语言能力。一是巩固类活动。设计各种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对语篇中重点词汇、短语、句子、语法、核心语言等进行实践运用和巩固练习,提高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二是复述类活动。让学生复述语篇内容,或对语篇中的事物关系、事件线索、情节发展等进行梳理和表达,促进语篇的深入理解,训练语言描述能力。三是讨论类活动。让学生围绕主题意义,深入讨论语篇中提出的问题、观点或态度,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判断,或者让学生联系个人实际,运用语篇核心语言谈论自己或他人与主题相关的话题,发展语言分析能力。
再次,是学创结合,在问题情境中创新问题解决。一是依托语篇类活动。让学生对语篇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进行语言输出,学习从语篇内向语篇外延伸和拓展,提高语用能力。二是超越语篇类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建构、交流和表达,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