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3/5 10:41:50
一项研究的结果是文章结论的根据,应记录真实的科研数据,在撰写文章时,除指示性说明外,一般用过去时表示并采用文字、图、表并用的方式,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的结果。而SCI文章结果的呈现取决于我们的研究类型,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呈现形式不同:
临床研究
设计类型决定结果呈现
特定类型必须结果完整
图少表多
方法单一
有一定的系统规范性
基础研究
实验决定结果呈现
结果呈现相对多样性
图多表少
方法多样、实验层次需要全面
无强制规范
在用文字表述研究取得的结果时,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与“材料与方法”重复,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结果部分的文字只要能体现试验的结果就行,无须进行过多的论述和撰写,并以实际数据为准。图例如下:
其中,临床研究有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之分,包括RCT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诊断性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的结果呈现均需遵循相应的研究规范,如,RCT研究遵循CONSORT规范,病例对照研究遵循STROBE规范,其结果一般以“一图三表”的形式呈现。
RCT研究的结果呈现(一图三表)见图1-4:
患者招募流程图
基线资料表
主要疗效表格/图
安全性表格
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呈现(一图三表)
患者招募流程图(无强制要求)
基线资料表
主要结局表格
主要结局的多因素分析表格
亚组分析(图)
图1.RCT研究患者招募流程图
图2.基线资料表
图3.疗效表格
图4.安全性表格
患者招募流程图包含的信息如图5,要呈现受试者数量为何出现变化,哪些原因造成了样本数量的变化等,有助于说明研究设计、招募及分组情况等,建议作为Figure1展示。
图5.患者招募流程图
基线资料表应包括以下信息,并建议作为Table1展示:
一般人口学资料
既往史,合并症
现病史
病情状况,治疗/暴露状况,药物分类、剂量、周期
危险因素
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
RCT研究的结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之分,研究终点有几种形式,见下表。
此外,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部分可以结合统计计划进行撰写,逻辑层次清晰,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为主。
在RCT研究中,安全性的价值并不比疗效低!因此,需要重视起来。不能出现如:“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安全事件,或无任何不良反应” 等这种草率报告。但是,在观察性研究中,许多作者特别喜欢报告安全性事件,这也是不合理的,若非要报告,则不能作为重要结果进行报告。
转自白求恩朗沐基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SCI写作之讨论
下一篇:SCI写作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