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阅读: 2024/7/22 18:02:04

    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开题报告是学术研究的初步规划文档,它定义了研究的主题、目的、问题、方法和预期成果,旨在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方向、获得反馈、培养学术写作能力,并确保研究的可行性与规范性;同时,开题报告作为硕士论文的基础和框架,不仅标志着研究工作的开始,还指导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过程的规范,其深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深度和完成度,是研究者从理论学习转向实际研究的重要起点,也是研究过程和成果的重要记录。通过大部分学校公开的开题报告规范来看,其结构通常包含其部分,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01开题报告结构

    1、问题的源起和概念界定:

    需要清晰阐述问题的来龙去脉,用一句话点题,并引用权威论证来证明选题的学理价值和研究必要性。如果是一篇1.5-2万字的开题报告,篇幅一般要达到1500字左右为宜。

    界定研究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数量控制在3-5个,避免逻辑关系过于复杂。

    2、文献综述及其总结引申:

    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献综述应包含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综合,总结前人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提出理论缘由。

    具有前沿性、覆盖性、相关性、分析性和连贯性,避免仅罗列文献不进行评析。

    3、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明确研究目的,需要围绕研究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呼应问题缘起。

    研究意义包括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需通过学术史证明而不是作者自说自话。

    研究方法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在论文中只说明中观和微观方法。

    4、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识别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探索可能的创新方向。

    5、研究思路和研究的基本框架:

    研究思路应合乎逻辑地展开,相当于设计蓝图或工艺路线。

    基本框架构成论文的章、节、目结构,需围绕核心概念层层展开。

    6、写作计划:

    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包括时间和任务分解。

    7、参考文献:

    考验研究者的学术品味,决定论文质量。

    应具有权威性、数量充足、科学分类。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研究生论文中思维模型 —— 冰山胜任力模型

    下一篇:“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到底是什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