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0/15 14:55:22
评课,顾名思义,就课而评,评而出理,理而有据。
听过成语画龙点睛吧?如果把上课比作画龙,那评课就是点睛,龙有了眼睛才是真正腾飞的巨龙。可见,评课也是我们专业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点评课才是真功夫,有功底的人,点评一节课后会让我们顿开茅塞,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可是该如何点评课呢?
一,先点,后评,把优点说够。
既然是点评,那就先点后评,点什么,当然时点出这节课的优点,听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坐在别人的课堂里,是来学习的,既然是学习,那态度就是虔诚的,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课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壹方天地,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的找出别人课堂上的优点,要把别人课堂上的亮点全方位挖掘,此所谓点。点好处,点亮点,点优点,才能给授课的人以鼓舞。
评就是评价,如何才能让评恰到好处,那就是针对这节课,说说自己该如何处理,而不是这节课你应该如何如何,不能在评课的时候,带着话语霸权,而是要委婉的告知授课者,这个环节我是如此处理的,把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注意提意见的方式,抱着宽容鼓励支持的心态评课。
二、一堂好课标准
既然评课,一定会有一个标准,既然是评价,这节课也就会有等地,有等级之分。大家都喜欢好课,可是好课是什么样子呢?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好课有什么标准呢?
有人说好课一是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二是教学重难点处理科学,突破有方;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眼中有学生,四是教学策略艺术,五是教学效果突出。如果把五个方面综合起来,一节好课就是符合课程标准。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这听起来太笼统了些,该如何细化呢?
首先,一节好课一定是学生有梯度主动参与的课。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眼中有学生,而不是眼中只有知识。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智育得以提升!
可是主动参与的也不一定都是好课,这要看问题设置的有没有效率,问题设置要有梯度,问题出来,全班都举手的问题就是无效问题,全班没有一个举手的问题,也是无效问题。只有问题提出,一部分人举手,然后小组讨论,更多的同学举手,且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所以,这个学生参与度不太好把握,要看教师专业素养如何了。
其次,好课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受益。
教学不全部是智育,课堂教学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的学习知识。要通过知识作为载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三观。
素质教育的今天,双减之下的课堂,需要的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它除了让学生习得知识,还要让学生野蛮精神,强健体魄。一节好课留给孩子们的精神是永远的,这才是一堂好课的核心所在!
其次,一节好课一定是有问题的课。
这话听起来很矛盾,其实细想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公开课示范课得表演成分太强,如行云流水,掩盖了许多问题,也掩盖了教学中老师教学的瑕疵,学生学习的瑕疵。所以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瑕疵的公开课示范课不是一节好课。教学环节的行云流水,让课下准备阶段的学生负担加重,有时候一节示范课都是经过很长时间打磨,经过很多班级磨课,听课的人看到的都是表象,背后的问题掩盖的让人不为所知。
没有问题,没有瑕疵的课是问题比较突出的课,教学,就是一边教,一边学,教学就是在教的过程中暴露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之道!教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逐步找到答案的过程!
一节好课,不怕有问题,即使没有问题,我们老师还要适时的制造问题,制造学习障碍,让学生学会翻山越岭的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这节课才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好课!
三、如何评课
说起现在的评课,大家都心知肚明,要么不着边际,虚无缥缈的恭维一大堆,要么不讲情面,不知天高地厚的批评一通,批评的话一箩筐。然后评课就结束了。
其实,评课陷入这样的环节是备课组长不负责任,因为这对授课者本人毫无用处。授课一节课是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结果被评课的人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那些恭维的话,授课者听着高兴,可高兴之余呢?你点到的亮点在哪里,你高屋建瓴的点评,让授课老师不知道自己亮点在哪里?长处在何方?更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因为你只是在评的时候指出来瑕疵,并没有告知该如何去解决,这会让授课的人很迷茫,不利于授课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真正的评课,到评课的时候,听课人是肯定亮点之后,委婉的说出来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个环节的,供授课者参考,这样的指出瑕疵,会让授课人见识听课者的智慧,对比自己的设计,找出更加优化的途径。会让授课老师受益匪浅。
一节好课,好在哪里,众说纷纭,但是总有个框架可以遵循,叶澜老师把一节好课归位到五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有意义,有意义的课一定是基本功非常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高效课堂是时下素质教育下双减的必备。三是生成性,注意课堂生成,这样的课才是丰实的课。四是常态性,常态课是最适合学生智育的课。五,有待完善。没有十全十美的课,真实的课一般都有瑕疵。
评课是一门学问,既要考虑人情世故,让年轻人很快发展起来,又要兼顾学情,我们在评课中,要多关注学生接受程度和学生长远发展的眼光看评课。
听完一节课,要认真倾听授课人的反思,要多角度的思考,不面面俱到,要就课论理,持证有据。对于老师来说,评课,就跟听课,上课备课一样,都是家常便饭,都是带有生活气息的,所以,在柴米油盐里,我们是否能够在评课里嗅到酱醋茶的味道,才是评课的核心所在!
转自一周闲言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的“三常”
下一篇:学位论文的十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