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0/24 8:45:10
投稿核心期刊论文,我的文章为什么不被录用?
录用了,但是我的文章为什么排刊到两年以后,跟别人的差在哪里?需不需要走渠道加急下呢?
小编告诉你——这些因素,随时可能影响到核心期刊论文的录用以及出刊速度!
PART.1
文章相关
1、选题质量
选题是编辑录稿的一个重要因素,某教育期刊主编说过,当来稿质量普遍一般的时候,编辑工作可能更重选题而轻文章。特别是,当一个选题足够新颖,还没有其他刊物发表过的时候,社里会因为选题的缘故进行采稿,以抢占先机,这样会提升后续的引用等情况。
有的作者可能立意深远,但是学术写作方面没跟上来,社里则会让作者多次返修,直至达到刊发标准,而不是直接拒稿。由此可见选题的重要性,我们在写作前一定要慎重选题。
2、选题时效性
举几个例子吧,就比较清晰。①影视类,最新影片上映的时候,有很多针对新影片的分析探讨,如果文章录用,社里有可能会提前排版出刊,比如现在写国庆影片就有可能会提前发;②国家有新政策出台时,相关的文章会有优先刊登权……综上,选题的时效性也会影响文章的出版进展。
3、栏目适配度
19年有个作者问能不能协助加急,说是,“发了xx农业类的期刊,文章录用了,但是两年了还没有见刊,打社里电话说栏目不合适,等有相近选题的论文了再一起组栏目刊登出来……”就挺无语的,录用的文章被压了两年没发表,竟然是当前的栏目没有能收录的,需要等有合适的文章组成一个栏目才能发。给我们的启发是,投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刊物,确认刊物能收并且近期发表过类似的选题,再进行投稿,这样比较保险。
每个刊物都有固定的栏目设置,但是不同栏目的收稿量不一致。比如xx新闻类CSSCI扩展期刊,其中设置的新闻教育和海外传播栏目收的投稿比较多,那如果我们投稿教育栏目,可能排期就比较靠后。这也是为啥有人会说,自己的文章比其他人的先投稿,为啥别人的反倒提前出版了。
4、文章质量
这一点自不必说,很多刊物在录用时都会声明,根据内容创新程度排定稿件刊发时序。
PART.2
作者相关
1、投稿配合度
一篇文章投稿后,被直接录用的几率很小,一般都会经历返修-再审录稿,甚至有的文章经过多次拒稿后才能录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作者不配合社里进行返修,那文章出版就会延误。也有的作者比较粗心的,不关注邮箱导致延期,小编遇到过一个作者,文章录用了,社里邮箱发了版面费通知,结果作者没关注,导致文章一直没出。补缴费用后,很快就排期了。
2、作者身份情况
有的期刊会岔开作者的身份进行发刊,比如同一个单位的不发在同一期上,需要错期;再如,作者单位层次稍差一些的,可能排期会更靠后。
PART.3
社里因素
社里自己策划的征稿选题,会有固定排期,甚至会提前。比如《电影xx》发了第一季度的选题征稿,那针对这个征稿的文章刊期就靠前。
社里临时有其他规划,比如到国庆节,有的刊物会出专刊,那之前录稿的文章就有可能会顺延。
……
影响核心期刊发表周期的因素有很多,一篇文章不足以把所有的情况都概括到,具体文章的具体发表周期还是要以当时编辑部的解释为准。当然,咱如果真的很着急,也可以打社里电话看能不能加急安排下。
了解过核心发表周期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小编碎碎念:
发核心,没有快捷方式,即便有,也很难做到1个月录用见刊的,普刊尚且很难,自不必说更高级别的核心了。我们在投稿核心期刊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提前1年-1年半左右时间,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这样才不会被动。
转自医刊界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论文盲审有一个C是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