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0/30 15:17:48
第一,勾勒研究概貌。我们在做文献综述的时候,可以通过读重点文献,读他人的文献综述来找到研究问题,然后在呈现各家观点之外,着力呈现观点的背景、所针对的问题,以及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描绘学术生态,勾勒研究概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观点的不同论者,我们在文献综述的时候,需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比如说a学者是从这个角度来论证该观点,b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的,将这些不同学者的论证内容放在一起去综述,更能体现该观点的合理性。还有就是对于同一观点,相同的论者,我们只要引用最重要的那个论者,或者最重要期刊上面所表达的内容即可。
第二,发现与提炼问题。论题从话题中提炼,问题针对论题提出,所以我们在做某一领域的研究,就要去找到现有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也就是发现和提炼问题。比如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研究,我们读了几十、上百篇文献后,发现不同文章的具体研究方向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从这些文献当中,找到不足之处,然后发现并把问题提炼出来。
第三,不同类型选题文献和资料选取的策略。所谓选题,就是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提出问题,其本质是明确研究的目的与目标。一般来说,选题类型有三种:一是基本原理或者基础理论类。这种选题会偏宏观或者偏中观,而且是对于某一学科或者说学科当中某一个专业方向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探讨。二是具体的制度规则/政策类。比如说对法学当中具体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探讨,又或者是对某一个国家政策制定的探讨等。三是热点问题、新兴论题类。比如说近年来的“共同富裕”、“双碳”、“中国式现代化”等热点问题和新兴论题。而不同类型的选题,文献和资料的选取策略是不同的。像基本原理型的选题应该尽可能搜集相关文献,越多越好,所以这类选题不适合刚入门的研究者;像具体的制度规则/政策和热点新兴论题的选题,就要国内外文献都要收集,以及一些典型的案例资料等。
第四,新、旧选题的综述方式。如果选题已经有很多人写过,那必须要做详尽的文献综述,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价,还要写出新意,比如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理论等等,用“新瓶装旧酒”的形式体现出选题的意义,这样选题才有写作和发表的价值;如果选题是新兴论题或几乎没有人写过的,那再综述的过程当中,必须做出充分论证,证明选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体现出选题的价值所在。
转自学术治愈系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论文的学术性体现在何处
下一篇:好选题的三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