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基于史料教学中对史料的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阅读: 2024/10/31 8:45:57

    史料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历史课堂中史料的选用却至关重要,我以为,对于史料的选用要采用批判性思维去慎之又慎的选择。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逻辑严谨的推理,合理的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

    “批判性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反思。批判性思维注重思维过程的合理性、思维结果的反省性。”

    面对纷繁复杂的史料,在引用是要保持严肃的立场,对史料的选择要遵循以下批判性原则:

    一、质疑。对于史料的真伪,要有怀疑精神,要搞清楚出处,要搞清楚作者的意图,要将史料放到特定的时空中,不能苛求,也不能渲染,要实事求是地去对待。

    二、互证。孤证不立。一则史料说明不了问题,需要两则、三则,甚至更多的史料进行相互论证,才能将史实搞清楚,不至于出现偏颇,尽量地还原事实真相。

    三、辩证。有质疑,有互证,在此过程中要辩证地去看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立场,有一个主题,有主体思想,有逻辑思路,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不能只窥一斑就猜测全豹,而是要窥见更多的斑去对全豹认知。

    科学地选择史料,合理地运用史料,批判性地使用史料,才能在史料教学中将史实讲清楚,将论点证清晰,才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转自一个人的村庄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一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能力的途径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