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0/28 8:56:15
新课程
新高考
海盐-临安高中信息技术研讨
10月14日,为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准确把握新高考动向,分享交流新高考复习策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2年海盐?临安两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新高考”研讨活动在临安中学举行。
一
课堂展示
临安中学辛园园老师的试卷讲评课,以十校联盟高三联考试卷分析为主线,从学生各模块得分率的情况分析入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诊断,根据分析的数据进行精准教学,对重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在分析第16题的加密问题时,从问题分析到过程演绎,从过程的模拟再到程序的应用,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水到渠成。
於潜中学靳芮洁老师的《迷宫之深搜与广搜》从问题设计入手,以如何走迷宫,如何出迷宫,如何记录路线为课堂主线,利用oj系统进行代码编写,通过解决迷宫问题达成了深搜与广搜的学习,并通过拓展任务找出迷宫的最短路径和出口不唯一问题,实现问题的迁移和迭代。
临安中学郭凯伦老师的《见“辑”行事—分支结构程序实现》是高二的学考内容。郭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街机游戏导入,从活动一血量判断,活动二经验段位匹配,到活动三“石头剪刀布”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将问题分解,一步步引导学生抽象建模,设计算法,最后编写程序,并借助 IDLE 平台调试反馈。在算法解读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培养计算思维。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详细阐述了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思路和意图。
二
课堂点评
下午老师们对上午的课堂进行了讨论,临安区信息技术教研员沈国军老师对课堂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三位老师在教学中的导入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导入能更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他也肯定老师们在问题分析和任务驱动中渗透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从具体的实例向一般性问题的解决推进,通过摸索、推理、概括,形成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算法,然后加以迁移运用,充分训练了计算思维,使计算思维的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最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他指出设计一堂课要具备三个要素:学生可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学案;过程可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可见,设计看见学生思考的支架。同时沈老师也指出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底气,才能深入浅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课堂才会灵活高效。
三
经验交流
先是由临安中学技术教研组长袁森龙老师介绍了教研组的建设情况。随着新教材的使用,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了针对新高考、新教材的信息技术学科校本导学案。在具体使用中又不断进行了完善,同时配合导学案,进行了习题库、课件库、重难点微课、经典案例库的建设。注意集体备课的落实,在集体备课时,针对本周课的重难点进行交流讨论,寻求最佳破解指导。在Python编程新课中,利用oj和ITtools进行辅助教学,让课堂教学做到精准化。
浙江省教坛新秀、全国优质课特等奖获得者元济高级中学周加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浅谈元济高级中学技术教研组建设》的交流讲座,周老师从践行“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构建丰厚的学科资源,规范有效的课堂实施,形成共赢的师生成长”理念四个方面介绍了元济高级中学的实践。课堂教学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管理+优质的课程资源,元济技术组教师一直坚持自编讲义,学历案为依托,进行了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研究,走校本资源建设道路。同时致力于为学科拔尖的同学开设竞赛辅导,2021年盛宝宝同学荣获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创元高信息学奥赛历史新高。同时教研组分工合作,命题研究、竞赛辅导、学历案编写等,每位老师一个侧重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技术团队也被评为海盐县“一流学科团队”,技术选考成绩名列前茅。
虽然活动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立足课堂教学,心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不断加强高考研究,用登高望远的情怀和脚踏实地的实践,用自己的行动、力量和智慧,不断前行。
转自:“海盐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