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0/28 9:09:45
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是学校教学质量腾飞的双翼,缺一不可。为了扎实开展我校校本教研活动,搭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王薏校长在开学初强调:“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安全为保障。”“教学离不开教研,要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并对学校的教研活动提出了新要求,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定主题、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使教研活动犹如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
学校采用“问题驱动”教研模式,采用“针对一个问题,寻找一种理论,探求一种方法,构建一种模式,总结一些经验”的“五个一”基本流程,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做到全学科全覆盖。
组长汇报
体育学科蔡文静老师
音乐学科刘宇老师
美术学科刘东君老师
科学学科刘婉英老师
综合学科宋京妍老师
德法学科杨扬老师
英语学科张波老师
英语学科刘迪老师
9月28日,学校以“单元整体备课研究”为主题,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组织学科组长和教研组长将九月份各个学科结合新课标落实“五个一”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交流后,董春艳副校长对老师们的教研情况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各科老师关注课标的落实以及教学的实效性。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指导,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董春艳副校长总结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修改增加了关于量感的论述与要求,10月13日,市教研员贾福录老师带领我校数学教师走入了“量感”的世界。培训中,贾老师带领教师进一步理解了量感的内涵以及培养量感的主要途径,使教师认识到在亲历度量过程中逐步形成量感;在想象、推理活动中发展量感;在估测与对比中增强量感。
10月10日,安平、江洪玲两位老师线上指导教研附小梵谷水郡校区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工作。与会专家对幼小衔接系列教育中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和劳动教育方案进行了重点指导,使一年级幼小衔接团队的教师对于如何撰写活动设计、制定项目式活动方案有了很大的启发与收获。
安平、江洪玲老师
指导一年级幼小衔接工作
白蕊洁老师做幼小衔接活动之三
——劳动教育方案介绍
张立老师做幼小衔接活动之二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交流
9月29日和10月13日,区教研员马妍老师对我校语文教学进行指导。李娟老师执教《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李联杰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韩基平老师执教《蟋蟀的住宅》一课。课后,马妍老师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深入地解读了教材的编排意图,指导如何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渗透阅读策略。指导如何将核心问题转化为真实情境中要解决的问题,统领学生的单元学习过程,驱动学生在探究任务前、中、后持续不断地对核心问题做出思维进阶式的解答。
李娟老师执教《冀中的地道战》一课
马妍老师评课
韩基平老师上课
李联杰老师上课
马妍老师与老师磨课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谈论着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着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着教学中的神来之笔。它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中,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同时,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虽然教师的脚步是匆忙的,
但专业领域的成长是必要的,
而这些更离不开专家的引领。
在教研员的引领下,
教研附小教师
可以有更高的视角来反观自己和课堂,
突破传统思维,
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转自:“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双新引领促发展 区域交流共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