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聚焦“双新” 赋能教学

    阅读: 2022/4/12 15:11: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提出:“教师要努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教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为了能更好地在“新课程?新教材”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目标,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中学英语科于3月17日组织开展了高中英语新教材线上阅读教学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聚焦新课程和新教材中的阅读教学,帮助老师们解疑惑明方向,互学共成长。

    聚焦主题 同课异构

    此次教学观摩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中的阅读文本Mother of Ten ThousandBabies,语篇类型是人物传记。这一文本的主题是人与社会,涉及的话题是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在“道义与美德”的主题下讲述“万婴之母”林巧稚大夫的故事,是学科育人的优秀材料。

    两位上课的老师都能紧抓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阅读素养和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教学设计,立足语篇优势特征的分析,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从不同视角诠释了对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阅读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与思考,并以不同的教学特色、执教风格,演绎了各自的精彩课堂。

    读出内涵 读出新意

    首先,来自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的江晓玲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新授阅读课。

    江老师以分享个人19岁面临的hard choice,自然过渡到引导同学们讨论生活中遇过的艰难选择。然后,在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竞猜伟人的小活动后,江老师巧妙地介绍本堂课的主人公林巧稚的身份为“the mother of both ZhongNanshan and Yuan Longping. Do you know the reason?”,成功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阶段,江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循循善诱,鼓励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思考语句逻辑关系,提升思维能力。首先,她带领同学们通过看标题和预测林巧稚的工作——“妇产科医生”。然后,引领学生阅读第一段,通过回答“What did Lin Qiaozhithink of life?”理解林巧稚作为医生对生命的态度;通过对“What may be talked about in thefollowing paragraphs?”的探索,思考关键词,主动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life of hard choices”。随后,江老师鼓励学生细读第二段来证实自己的预测。学生在江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第二段所包含的信息不仅有林巧稚18岁做出的hard choice,还有她做出选择背后的Reason、Difficulty和Quote(人物原话),为下文的阅读做好铺垫。

    接下来,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读Para. 3 to Para. 6,提取文章细节信息并深入文本,整理出林巧稚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抉择,并进一步分析林巧稚所做抉择背后的原因、面临的困难和感受人物的原话,加深了同学们对林巧稚的理解,更为钦佩她高尚的品格。令人惊喜的是,由于文中第3、4段没有人物的原话,江老师鼓励学生结合第三、四两段的情境,想象并添加林巧稚的引语,近距离体会她的行事准则和道德品质,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巧妙地拉近了林巧稚与同学们的距离。

    在深化主题上,江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林巧稚的品质,鼓励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思考关键词,从而探索主人公美好的品质。同时,学生通过思考“Were the choices really hard for Dr. Lin? Why orwhy not?”,进一步感受、总结林巧稚高尚的品格和“不忘初心”的人生准则;通过思考Why is Lin Qiaozhi called ‘mother of ten thousandbabies’?,既回答了在引入部分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标题“万婴之母”的内涵。在这一环节,江老师以respect for life做脑,selfless, devoted, determined,patriotic等学生概括的人物品质做体,呈现出体内孕育baby的great mother的形象,精准地回应了标题Mother of Ten ThousandBabies,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江老师让学生聚焦林巧稚的人物精神,联系自己生活中的选择,思考“When facing hard choices,what inspiration can you get from Dr. Lin Qiaozhi?”,鼓励同学们在林巧稚身上找到共鸣,从中得到鼓励和启发。江老师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最后总结林巧稚的人生抉择故事对老师本人的启示,联系课堂引入时分享的19岁的个人抉择,勉励学生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时候的勇敢、自信与坚定,在追求梦想中的决心、毅力与坚守初心。

    江老师的这堂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实现从文本内容到语言的迁移,既体现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培养又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语篇学习中促成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相信学生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林巧稚一生所做出的的抉择和美好的品质,而且对自己目前的人生选择,有领悟,有方向。

    深入挖掘 意蕴深远

    在第二节课中,广州科学城中学黄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与前一节课不同的是,黄老师的这节阅读课是基于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了课文,对林巧稚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上而设计的课程,因此,黄老师的这堂课有更多深入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和情感升华的设计。

    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上,黄老师首先从展示纪念林巧稚墓碑上的一段话以及对她的一段高度的评价来导入课堂,帮助学生回顾了主人公的高尚品格。然后,她带领同学们根据标题、配图及文本特点,通过感知与注意,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类型及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例如:人物传记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和按照时间线索的体裁特征;总结文章第一段在整篇文章中的引领作用和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如:主人公林巧稚的主要经历以及在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产生的影响。

    接下来,她引领同学们深入文本,对阅读文本按时间顺序,对林巧稚一生中面临的道德困境及重要的人生选择进行梳理。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后,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原话及其人生选择,对人物性格特点、品质进行推断,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取、整理、归纳基本信息的应用实践能力。

    在文本升华环节,黄老师也同样引领了学生回归标题,通过思考“Why did the writer usethe title ‘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 instead of ‘Doctor Lin Qiaozhi’?”和“What is the differencebetween ‘mother’ and ‘doctor’? When it comes to ‘mother’, what words come toyour mind?”两个问题,进一步探索林巧稚可贵的美德,引领学生学习“万婴之母”林巧稚优秀的品质。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黄老师在学生的总结后,通过展示数据——新生儿出生率和产妇的死亡率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林巧稚所开创的妇产科对新中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同学们深度感受到主人公伟大的魅力。

    最后,黄老师引领学生对人物的人生原则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出文章的两条发展线:life principle(人生原则)和life choices(人生抉择),并做出了“Lin’s life principleguided her through the choices.”的升华总结。在此基础上,黄老师联系同学们的实际生活,通过思考“What is your principle tocarry through your choices?”和“What /Who are you going to fight for?”两个问题进行迁移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黄老师的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与策略。在引导学生挖掘语篇文本的知识内容、语言内容和育人价值的过程中,黄老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表达,帮助学生了解林巧稚的生平,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新课标视域下的学科核心素养。

    研思并行 教研相长

    在观摩完两节阅读教学课后,各学校的高一、高二备课组进行了积极的研讨和课例评价,集思广益,积极分享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所思、所获和所感。同时,对于此次教研活动,兼职教研员胡艳峰和魏淑梅分别对两节课点评。最后,黄埔区教育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郑艳平老师作了总结性评价: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实践英语活动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英语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合语言、文化和思维为一体的活动,在阅读和交流中关注文本阅读,在交互或活动中关注学习策略,在批判和想象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主动进取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分析推断批判与创新的思维品质。

    本次公开课的同课异构的文本主题是人与社会,语篇类型是人物传记。课前,老师们可以从单元整体视角下对教学文本进行解读,例如:文本中的首段、尾段的引领作用与记述choices的关系;文本的板块标题Learn to make choices inlife对整个板块活动设计和出口任务设计的作用、文本行文逻辑(时间顺序、主要细节内容、hard choices和amazing等核心词的作用、文本标题“Mother of Ten ThousandBabies”的解读意义、该文本与单元标题“Morals and Virtues”的连接。两位授课老师都能多层次、多角度地提供了主人公的背景资料,如:林巧稚墓碑上的原话;袁隆平、钟南山与林巧稚的关系。两位老师都能帮助学生利用阅读策略,如:把握主旨大意,寻找细节信息,体会作者意图等,最终导出林巧稚一生中做出的5个艰难选择。基于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两位老师均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guessing game, videowatching, group discussion, role-play,探讨文本标题“Mother of Ten ThousandBabies”蕴含的意义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深刻理解主人公。同时,两位老师也通过表格、人生路和数据图表等形式,指引学生在分析林巧稚做出抉择背后的原因、困难和人物原话后,总结林巧稚被称为“万婴之母”的关键词:hard-working, patriotic,devoted, responsible, considerate等。最后,两位老师都能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勉励学生保持初心,做好人生的选择。两位老师都能很好地关注学生,以阅读课堂上的篇章主题意义为引领,创设主题相关的语境,挖掘特定主题所承担的文化信息,把特定主题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活动设计衔接自然、层层递进,把语言学习和育人价值有机融合,实现了理解语言内涵的深入阅读,切实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让学科育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两节阅读教学课均实用高效,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在观摩完两节阅读课后,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设计中,老师们仍需要进一步的重视和探讨如何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研究,我们该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2.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我们该如何指引学生主动参与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达到“学思结合”?3. 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应允许学生在意义探究中出现不同的声音,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生生交流与合作,深化理解,形成积极客观的判断?

    这次的线上教研有展示、有点拨,线下研讨有分享、有思考,为我们在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从学习的视角、课标的视角、教材的视角落实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探索,改进阅读教学,不断反思促进教学的提升,为进一步探索、实践新课标理念,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而砥砺前行!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60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数据分析 精准教学 经验交流 提升质量——初中英语成绩分析会暨初中英语教研工作室研修活动

    下一篇:聚焦高效课堂 提升复习质量 --黄埔区第5周初中英语教研小结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