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2/20 10:48:26
与教科研相伴
持续精进 走向卓越
“勤教善研教学路,专家引领促生长”。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乃至生命成长的云梯,为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以研究的方式做教育,10月29日上午,河南省实验小学卓越学院教科研成长团队组织200余名教师相聚“云端”,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科研培训活动一一2022年课题开题报告会。
本次会议特邀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院长成光琳、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管理部主任丁亚宏、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五敏等三位专家全程论证指导。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院长成光琳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管理部主任丁亚宏
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五敏
河南省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献甫,河南省实验小学纪委书记、副校长张青,河南省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亚伟,各课题组成员以及河南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2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春玲主持。
2022年,河南省实验小学集团校共有14项课题分别被河南省教科规划办、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科办、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陶行知教育研究会等部门批准立项。
此次开题报告会,各课题组负责人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条件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开题陈述。
听完各个课题组的陈述,三位专家高度赞扬了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肯定了各课题组成员的用心。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开题报告会组织严谨、规范;开题汇报语言凝练、课件精美;开题活动质量高、仪式感强,这样有意义的开题活动为各课题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位专家还对各课题做出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些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选题丰富,覆盖面广。既涉及从幼小衔接到小学低、中、高年级所有学段,又涵盖了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学生活动、教师培养等各方面。这些课题研究聚焦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的热点难点,比如课后服务、家校协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有我们容易忽略的小学生性教育等。这些课题分别由不同教学团队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
二是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课题组成员对开题报告所包括的背景、目的、意义、核心概念、内容、步骤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撰写格式正确规范,内容具体完整。
三是方案可行,成果丰富。各课题组都是基于已有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基础上,从真问题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适合项目内容的研究,最终形成各种成果:有的是要形成一个课程方案,有的要形成一个课程体系,有的是一些案例,还有的是对政策实施提出的建设性建议等。各课题组的开题报告体现了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较高的科研素养。
三位专家还对各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帮助老师们厘清了开题报告与课题申报书的联系与区别,区分了实践研究与策略研究的不同,引导老师们深刻认识现状梳理和文献综述的意义。
王献甫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三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希望各课题组根据专家建议及时改进和完善课题研究,把今后的过程性研究搞得更扎实,争取取得优异成果。他鼓励全校教师在卓越学院教科研成长团队引领下,聚焦育真人,研究真问题,实现真成长;激励大家不仅要做研究型教师,更要把研究成果反哺到教育教学的火热实践中,用积淀生成的教育智慧照亮孩子们的生命成长之路。
王献甫校长说,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关于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将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全面学、重点学、贯通学、教中学、研中学。通过对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认识、教书育人和教育科研水平,真正达到学信行统一,落实到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行动中,在持续精进中,逐步走向卓越!
王献甫校长最后强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三有”培养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习总书记期望我们广大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希望广大实验教师:涵育高尚师德师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三有”接班人,争做“三为”大先生!
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质量,以质量促成长。全体实验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积极实践行动,培育“三有”接班人,争做“三为”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持续精进,走向卓越!
转自:“河南省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云端聚首共教研 携手同行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