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教学 · 团队教研丨互通有无 共话成长

    阅读: 2022/12/20 17:03:34

    互通有无 共话成长

    ——记幼儿部主班校本课题理论学习

    学期伊始,为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科研能力,幼儿部主班教师开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校本课题研究活动,并于近期进行实践探索,交流讨论。老师们互通有无,交流心得,在集体学习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还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倾听能力是影响幼儿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教师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创设情境,采取适宜的方式,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一、激发幼儿主动倾听的兴趣

    赵任秋老师认为,设置适宜活动,激发幼儿倾听兴趣,是培养其倾听能力的重要举措。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学习方式增强幼儿倾听目的性,比如“听录音看图书”,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书,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来听,引导幼儿在倾听录音的基础上欣赏故事、儿歌,对听到的内容进行思考,获得丰富的信息。

    张馨心老师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活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加强幼儿的自我控制力,促使其更加专注地倾听。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听话传话游戏,并根据活动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游戏内容。幼儿在积极参与游戏的同时,倾听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

    二、培养幼儿有意倾听的习惯

    王晓微老师认为,日常语言活动应视为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倾听环境,并抓住时机,灵活地加以引导。例如,设立“倾听角”、“小广播站”等活动区,这些活动素材能使幼儿时刻关注周围生活,不仅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述的习惯,也提高了幼儿口语的表达能力。

    郑翔鹤老师认为,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要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多为幼儿创造倾听与表达的机会。如教师每天让幼儿讲讲自己开心或难过的事,说说自己周末有哪些有趣的见闻等。这些环节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幼儿主动表达意愿。

    三、增强幼儿专注倾听的能力

    郑禹彤老师认为,理解性倾听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幼儿倾听专注力的提升。例如引导幼儿在听故事时,对故事内容进行猜测,或根据

    讲一讲故事内容,逐渐培养幼儿理解信息、整合信息、积累信息的能力。

    张芳彬老师认为,教师还可以通过优化小组活动,引导幼儿合作交流、自主讨论,培养幼儿专注倾听能力。如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讨论“不同颜色蔬菜的营养价值”,首先每个幼儿必须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听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小组代表要倾听并记住所有组员的发言,做较完整地讲述汇报。

    四、培养幼儿文明倾听的礼仪

    董慧老师认为,倾听的基础是尊重,教师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态度,学会礼貌用语,从而促进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学习使用“请”“您”“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语,不打断同伴的发言,懂得与人对话的礼仪。

    姜懿桓老师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在幼儿中树立典型,能间接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发挥榜样作用,及时给予幼儿评价反馈,对认真倾听的幼儿进行奖励或者口头表扬;教师做好行动和言语上的示范,耐心倾听幼儿的发言,在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做个好听众。

    总而言之,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是人际交流的基础,是幼儿获取人际交往、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孩子一生发展意义重大。幼儿部主班教师们会继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导向,采取适宜高效的方式,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良好的倾听技能,不断提升语言与表达理解能力,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1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教学 · 团队教研丨借助直观表征 培养学生数感

    下一篇:科研 · 课题研究丨聚焦课题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