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2/20 17:04:04
聚焦课题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教育科研小课题专题培训活动报道
11月1日上午九点,吉林市教育学会邀请吉林市第四中学科研处副主任、吉林省科研骨干于洪旭老师为所有顺利通过2022年教育科研小课题立项的老师们进行了主题为《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开题篇)的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我校科研室组织全体老师齐聚云端,线上聆听于老师的讲座。
培训伊始,于老师讲解了什么是开题和为什么要开题,并针对开题的含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随后于老师还讲解了小课题的三种开题方式,并详细说明了开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最后,针对老师们不会写开题报告的情况,以案例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开题报告书写的每一个步骤,此外对于开题报告中实施方案的“过于看重研究实施方案设计”和“头重脚轻操作性不强”的两个误区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次专题讲座让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上得到了专业的指导,补充了在课题研究方面的短板,更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活力。
教师感想
二年数学教师 乔璐:
通过聆听于老师的培训讲座,不仅再一次提升了我对课题的理解,更是对开题的前期准备有了理论上的认识。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通过讲座,更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确立一个小课题的重要性;也更让我明晰,教师要长存发现问题的眼光,长有思考问题的头脑,真正的让我们每一次研究的课题为实际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综合专科教师 刘平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通过这次学习,不能说已经会做课题了,但是起码让课题走进了我的世界,知道了什么是课题,做课题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明白了这些,如何将各位专家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融入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提升。下一步我会继续学习关于课题的相关知识,然后尝试着去申报课题来锻炼自己。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也许我们起点很低,走得很慢,但请确信:我们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
四年数学教师 肖郝:
感谢于老师高屋建瓴地讲解,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它是立校之本、兴校之策,也是课程建设的必经之路。开展课题研究能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愿我们都能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一路生花,通过不断积淀,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四年语文教师 班主任 朱红艳:
今天非常荣幸地倾听了于洪旭老师关于“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开题篇)的讲座,很受启发。作为教师,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培养我们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一年语文教师 班主任 刘晓静:
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特殊性,想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更应具备专业的科研能力。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我一直在教育科研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此次,“吉林市教育学会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讲座”为我今后小课题研究工作扫清了障碍,指引了研究方向,让我对如何做好小课题开题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清晰、深入的认知。培训不仅开拓了我的科研眼界,促使我形成了洞察科研内容的前瞻意识。同时也让我了解小课题研究内容应更为实际体现教育教学的细微问题,提高了我自身的科研能力。
四年语文教师 班主任 刘琳:
参加今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研究中的误区讲解的非常清楚,把我们在日常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失误做了总结说明。于老师整个讲解过程生动具体,列举了立项实例,更便于我们一线老师的学习并运用于实际操作,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受,通俗易懂,很有侧重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立项是课题开始的关键,课题研究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调研。教研结合才可以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快速,教育之行更加坦途。
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科研能力,助力教师成长”为工作宗旨,开展线上线下的各级科研培训活动,给老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老师们小课题研究答疑解惑,也对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研究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课题研究之路需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地去开拓、探索,教育研究工作一定会因课题的持续开展而不断提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老师们的研究一定能够结出累累硕果!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