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一周科技动态 | 东大科研1.6

    阅读: 2023/1/9 16:43:08

    01 乘势而上 聚力攻坚 齐心奋进“东大新路”——东大科研的这一年

    02 东大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电子器件领域顶会IEDM

    03 东大两项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学术论文

    04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5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和战略科技力量

    06 “科学探索奖”秘书处发布《2023年“科学探索奖”申报启动》的通知

    07 国自然基金委发布关于填写报送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报告》的通知

    08 江苏省科技厅发布《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结果公示》的通知

    通知详情请查询科研院及相关部门官网

    01 乘势而上 聚力攻坚 齐心奋进“东大新路”——东大科研的这一年

    这一年,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坚持“四个面向”,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东大方阵。全国重点实验室已顺利通过首批重组,纳入新序列管理。牵头获批千万级以上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项,首次获批科学中心项目,新增杰青项目7项、重大重点项目17项,直接经费3.37亿,同比增长72.8%,创历史新高。牵头承担国重研发计划专项12项、国际/港澳台合作项目4项、课题56项,立项总经费4.2亿元。

    (来源:东大新闻网)

    02 东大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电子器件领域顶会IEDM

    近日,第68届IEEE国际电子器件年会(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IEDM)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东南大学刘斯扬、孙伟锋教授课题组的两项研究成果在此次会议上发表,是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单位首次在IEDM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

    第一项成果题为“41% Reduction In Power Stage Area On Silicon-On-Insulator Bipolar-CMOS-DMOS-IGBT Platform With Newly Developed Multiple Deep-Oxide Trench Technology”,东南大学副研究员张龙、博士生马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第二项成果题为“Hybrid Gate p-GaN Power HEMTs Technology for Enhanced Vth Stability”,东南大学博士生张弛为论文第一作者。

    据悉,IEDM始于1955年,是全球报道电子器件最新设计、制造、物理及建模的顶级会议,在学术界及产业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来源:东大新闻网)

    03 东大两项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学术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线上举办本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发布会”,报告公布了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学术论文。其中,东南大学有2篇论文上榜。

    东南大学金石教授课题组与崔铁军院士、程强教授课题组共同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论文“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Path loss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唐万恺副研究员,合作者还包括戴俊彦副研究员、韩瑜副研究员、曾勇教授和巴黎萨克雷大学Marco Di Renzo教授等。

    东南大学仪科学院兼职教授严如强指导的博士陈超发表于仪器仪表学报的论文“改进LSSVM迁移学习方法的轴承故障诊断”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陈超博士。

    (来源:东南大学公众号)

    04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如何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的主题,人民日报专访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采访中提到,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位势和作用更加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科技部研究制定了2023年党组一号文件,指导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加强前瞻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一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组织科研。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

    三是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统筹部署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

    四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

    五是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强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关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来源:人民日报)

    05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和战略科技力量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头版撰文《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华章》。

    文中提到,要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和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方位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部署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加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育,加快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打牢支撑科技创新的学科专业基础。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推动高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实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高校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高校咨政服务能力,高质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来源:学习时报)

    转自:“东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喜报!东大这些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学术论文

    下一篇:快速电化学剥离高质量石墨烯薄膜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