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时期,专业书籍的最佳阅读方法

    阅读: 2023/2/23 11:29:40

    作为研究生,尤其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离不开大量的文献阅读。在面对卷帙浩繁的文献时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阅读对象,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拿起一本书便从扉页开始读,一遍下来,虽不能说全无收获,但效率却不高。因此,对于读书而言,读什么、怎么读,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读什么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琳琅满目的书籍被放上书架,外加各种电子读物和自媒体中的“快餐”知识,可以说我们不是选择过少,而是选择太多。因此,如何选择阅读对象便至关重要。我们的阅读对象一般为著作和期刊论文,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读著作

    名师大家的著作一般而言在学术品质上是有保障的,因此如果书的作者是相关领域的名家大师,那么这样的书可以作为阅读对象。

    筛选应该留意:

    1.辨别该书是否为该学者擅长的研究领域。术业有专攻,毕竟名家大师也只是某些领域的大家。现在一些学者年老退休后,出于个人兴趣进行一些自己并不十分擅长的研究,那么这样的作品即便是名家所作,也应该慎重选择。

    2.该书是其个人作品还是集体作品。还有一些名家偶尔也挂名一些由其学生参与的著作,对于这类著作也应该慎重对待。笔者并非说这类著作质量就一定不好,但由于是多人合著,而且著者水平良莠不齐,写作风格各异,缺乏较强辨识能力的人最好不要选择这类书。

    成名作主要包括两类。

    其一,有些学者可能著述寥寥,以至于很多初学者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正是在这些不大为人所知晓的作者的为数不多的著述中,有一些是值得我们认真研读的著作。

    其二,有些知名学者因某部著作或某篇论文而迅速在学界声名鹊起,但成名之后不再醉心学术,或者仍然保持高产但再无精品力作呈现,其后期作品远不如其前期作品。因此,对于此类学者,我们应该选择他的成名作,而非其他著作。

    拓新之作有时也谈不上经典,甚至多有讹误,但是由于该作品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对于这类著作也应该将其列入阅读的范围。

    读期刊论文

    选择时要把握三个标准:

    其一是选择权威期刊上的论文。权威期刊拥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和高水平的审稿专家,能够保证所发表的论文的学术水准。

    其二是选择专业刊物上的文章。一般而言专业刊物上的论文的专业性更强,大多属于以小见大的论文,适合研究生阅读。

    其三跟踪作者选文。有些作者因为种种原因,其论文并未发表在高端刊物上,但是鉴于其在相关领域的出色研究,即便其论文发表在一般刊物上也应该予以重视。

    筛选应该留意:

    对于期刊论文的筛选,大多数人一般通过期刊网进行筛选,但由于期刊网收录的期刊过多,而且检索时又难免记不清相关信息,所以通过期刊网筛选很难保证将所有重要的文献都找到。

    在这方面,可以将每一种权威期刊历年来的目录打印出来,然后经常翻阅,标注出需要阅读的篇目。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保证重要期刊上的文献不因检索工具的局限性而被遗漏。

    怎么读

    (一)区分阅读对象,决定是精读还是泛读

    需要精读的阅读对象

    其一,本领域的经典著作、教科书。阅读经典的著作和教科书的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掌握本学科或相关领域基本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读这些书不能采取功利的心态,不要指望它能够对你的学术研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只要你反复揣摩,这种作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显现出来。

    其二,论文写作过程中绕不开的经典文献。对于论文写作中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通常是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所绕不开的,不管你是反对还是赞成,你都必须精读它。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这些文献的精髓或者了解了这些文献的致命弱点之后,你所得出的结论才会让人信服。

    需要泛读的阅读对象

    其一,写作中需要引用某一观点,而这一观点又存在于一本并非专门讨论此问题的专著中。

    其二,为拓展知识视野而阅读的其他学科的论著。

    其三,介绍最新研究动向和综述类论著。

    其四,实证研究中的案例素材。

    (二)带着问题去阅读

    如果不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虽然可以增加你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却不能转化成你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读书固然是要掌握知识,但是掌握知识却不是读书的目的,分析、解决问题才是读书的目的,知识只不过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三)在比较中阅读

    阅读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当下我们阅读的对象进行阅读,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将正在阅读的论著与此前阅读过的论著进行对比,与我们自己固有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进行对照。

    与已经阅读的论著对比。

    与自己的观点对比

    (四)通过讲述的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

    “讲”的第一个层次: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成作者,按照作者写作的思路把论文讲出来。如果你不能清晰地讲出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作者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论证的,他的观点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要素的话,那么说明你根本没有读懂。

    “讲"的第二个层次:是指你能够结合其他人的观点对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观点进行评析,指出他们之间的观点分歧何在,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你还需要对作者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完成这两个层次的讲述后,你的阅读任务大致也就完成了。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转自:“谷粉学术互助”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2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准备读研,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导师

    下一篇:学生该如何读研?导师通过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历给出答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