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图书出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治愈的屠宰 | 一部直观且生动的医学史

    阅读: 2023/3/17 10:43:37

    凭借对历史细节的敏锐眼光和生动流畅的文笔,琳赛·菲茨哈里斯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那是医学史上里程碑之一——无菌手术的诞生。《治愈的屠宰》是一本好看的书——既阴森恐怖,又趣味横生,读起来扣人心弦。你会想一口气读完它,一边读一边有点害怕,但却舍不得放下它。——埃德·扬,“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我包罗万象》作者

    治愈的屠宰

    著 者:[英]琳赛·菲茨哈里斯

    译 者:徐说

    书 号:978-7-5535-2483-2

    出 版:上海文化出版社

    时间:2022年4月

    定 价:48.00元

    1846年 12月,在医学生和好奇观众的见证下,著名外科医生罗伯特·利斯顿成功施行英国首例乙醚麻醉截肢手术。至此,自古以来“外科手术三大难题”中的出血、疼痛已解决,只剩最后一项:术后感染问题。在那个没有“消毒”概念的年代,从手术器械到医生们的服装,一切都肮脏不已;坏疽、败血症、丹毒在医院肆虐,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医生们对此一筹莫展,消极地认为只能听天由命。在这外科学的至暗时刻,低调的主角登场了:约瑟夫·李斯特——虔诚的贵格会教徒,从小玩显微镜的天才科学家,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医学生……本书将带你回到 19 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认识参与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外科学历史的医学先驱、罪犯和普通百姓,并参观笼罩在死亡阴影中的手术室、解剖室和墓地。

    编辑推荐

    ◎揭秘外科手术的往事:借麻醉止痛肆意“屠宰”,医患与天赌命。

    1846年12月,著名外科医生罗伯特·利斯顿在英国成功施行首例乙醚麻醉截肢手术,至此,自古以来“外科手术三大难题”中的出血、疼痛已解决。但在那个没有“消毒”概念的时代,医疗环境肮脏不已,坏疽、败血症、丹毒在医院肆虐,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医生们对此一筹莫展。救人性命的手术如一场“屠宰”,也是医生和患者与命运的一场赌注。

    ◎攻克术后感染的医学史:奠定外科医学的里程碑,手术死亡率急转直下。

    不同于已经习惯高发的术后感染与高手术死亡率的同行医生,约瑟夫·李斯特无法接受这一宿命论。同情与悲悯的情怀激励他在困境中坚持探索,受路易斯·巴斯德提出的“微生物致病学说”的启发,李斯特尝试选择石炭酸作为消毒剂,在一位被马车轧断腿的11岁男孩身上,他的试验获得了成功。李斯特不断改进消毒术,于1867年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这种消毒手术的方式,奠定了外科无菌手术的雏形,自此,术后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外科手术也真正成为具有治愈意义的操作,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 困境后见证的曙光:李施德林漱口水的起源,促成无菌手术用品诞生。

    在质疑和批评中,无菌手术凭着不争的事实——降低术后感染率与死亡率,最终逐渐被大部分医生接受。李斯特利用消毒术成功为英国女王治疗脓肿,他的知名度也随之提升,随后前往各地演讲。他的演讲对许多人产生了启发,劳伦斯制造了一款手术用消毒剂,这就是李施德林漱口水第一代产品;罗伯特与他两个弟弟制造了第一批批量生产的无菌手术绷带和手术缝合线。人们对清洁消毒的意识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清洁用品走入公众的生活。

    出版后记

    对于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而言,微生物致病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而“消毒”作为一种对抗微生物的手段,实际也已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

    同样地,我们想象中的手术室是干净整洁、照明良好的,医生和护士是穿着一尘不染的无菌手术服的,手术操作是有条不紊的。我们知道手术刀会切入人体,但不会觉得手术是血腥乃至“惨烈”的——在大众可以获取的影像资料中,我们通常只会看到被隔离出来的手术部位,其他部位则被遮盖着。总之,手术让我们联想到“精确”“冷静”“专业”之类的词汇,难怪在英语中,人们会用 surgical precision(手术般的精准)和clinical detachment(临床式的超然)来形容人做事严谨冷静。

    正因为这样的印象已深入现代人的意识,大部分人从没有想过早期外科学是什么模样。正如琳赛·菲茨哈里斯在《治愈的屠宰:外科手术往事》中所展现的那样,19 世纪的手术是血腥、肮脏、混乱、痛苦且危险的,因此手术与屠宰被联系在一起。

    1846 年 12 月 21 日这一天为医学史学者和传记作者们贡献了书写“命运”“传承”类故事的绝佳素材:罗伯特·利斯顿在一起截肢手术中成功验证了乙醚的麻醉功效,“外科手术三大难题”中的疼痛问题宣告解决。那天下午,在拥挤的观众席中,就有当时尚在攻读文科学士学位的约瑟夫·李斯特。

    利斯顿的精彩表演愈发坚定了李斯特学医的决心。不过,留给后者的是“三大难题”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凶险的一个:术后感染。有了全身麻醉术的加持,外科医生变得愈发大胆和激进,将手术刀探入人体深处——同时带进去的还有污垢和细菌。

    改变是困难的。面对术后感染高发率和高死亡率,那个时代的医生大多接受了一种宿命论态度,认为伤口发脓是正常且无可避免的。李斯特的慈悲天性和科学精神却让他无法像很多同行那样听天由命,而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炎症、化脓问题;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摸索出一套可靠的消毒方法。李斯特穷尽毕生之力,带领“李斯特学派”大力推行消毒术,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治愈的屠宰:外科手术往事》讲述的是一段极为重要、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却鲜为人知的历史。感谢李斯特和其他外科学先驱,如今的手术已具有可靠的治愈意义。也感谢本书作者菲茨哈里斯博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众重新讲述了这段历史。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各类消毒用品走入百姓日常生活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为好奇的读者提供些许关于微生物致病和消毒术的理论及医学史补充。最后,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琳赛·菲茨哈里斯,牛津大学科学与医学史博士,畅销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处女作《治愈的屠宰》获得2018年美国笔会E.O.威尔逊科学文学写作奖,并被翻译成20种语言。菲茨哈里斯博士定期为各种杂志撰稿,包括《柳叶刀》《华尔街日报》《科学美国人》《卫报》《新科学家》。她在史密森频道的全新电视节目《离奇的生与死》于2020年开播,探索了历史上一些最神秘的死亡。

    目录

    序幕? 极度痛苦的年代 1

    第 1 章? 透过显微镜 19

    第 2 章? 死亡之家 39

    第 3 章? 被缝合的肠道? 61

    第 4 章? 科学圣坛 77

    第 5 章? 手术界的拿破仑 97

    第 6 章? 青蛙的腿?119

    第 7 章? 清洁与冷水 139

    第 8 章? 他们都死了 161

    第 9 章? 风暴 183

    第 10 章? 玻璃花园 199

    第 11 章? 为女王治疗脓肿 221

    尾声? 愚昧的帘幕被掀开了 243

    注释253

    致 谢 275

    出版后记 279

    感谢后浪提供资料。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徐跃 | 史学论文写作杂谈——面对四川师大青年历史教师的发言

    下一篇:议程 | 明代临清与大运河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