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3/21 10:40:10
跟岗学习的第二天,
青年教师又有什么收获呢?
那么重点来了
01
3月9日
王秋香
今日,在吴巧兰导师的指引下,我们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的语文课,真是如沐春风,一上午都浸润在语文教学的美妙氛围中。
钟建美老师教授的《花钟》如清风拂面,萦绕心头。雷云香老师带来的《雷雨》如夏日骤雨,令人印象深刻。
一、重点突出,结构鲜明。在生字词教学环节,雷老师抓住两组词来攻破重难点。一组是难读的翘舌音和后鼻音,另一组是轻声词组。雷老师指导孩子们读准音,并适时点拨“垂”和“压”的区别,这样生字词教学的目的十分鲜明。在课文的解读方面,雷老师通过孩子们的课堂生成“雨大雨急又去得快”,很自然地引出了“雷雨中”。举一反三,孩子们很快就梳理出了课文的结构和写作顺序,颇有水到渠成之感。
二、抓住“变化”,精析文段。雷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抓住雷雨前的景物的变化,来学习“雷雨前”的景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通过句子的对比,学生具象地感知到景物的变化,读着读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就生成了。搭好了学习的支架,孩子们在小练笔环节就从容多了。
三、以读促悟,以悟带读。雷老师还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就“垂”这一字,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从认识“垂下来”,到理解“垂下来”,进而剖析“垂下来”与“飘下来”的区别,再反复诵读相关句子,对“垂”的理解自然深刻多了,以至书写“垂”也似乎变得轻松了。
学习路漫漫,学习之路无止境,且行且成长。
02
3月9日
陈彩凤
雷云香老师上的《雷雨》这课,整堂课紧紧抓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条主线,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拓展,从而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首先,雷老师的写字指导非常到位。在书写“雷”时,老师细心提示要注意雨的第三笔。在指导写好“垂”这个生字,雷老师先让学生说笔顺,再关注横的长短,最后展示学生书写的字。老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也扎实。
其次,雷老师注重字、词的研读。在指导“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这一句时,立马抓住“垂”这个字,引导学生如果换成“掉、爬”好不好?让学生在情景中换词理解,通过朗读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再次,雷老师的写话拓展切合实际。雷老师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行人和衣服的
,然后老师帮助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说过以后,再选取生活中的景物来写一写雷雨前的景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这是一堂扎实高效的语文课,特别是雷老师对低段学生的写字指导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这也是我一年级语文教学要努力的。
03
3月9日
李嘉颖
今天,有幸听了陈琳老师、雷云香老师和钟建美老师三位老师的公开课,三位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钟建美老师的《花钟》。钟老师介绍自己作为开场,介绍环节也让孩子了解到了“钟”这个字,很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本堂课的题目——《花钟》。教师的教学过程很清晰,借助任务一:走进花钟和任务二:了解花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多次借助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优美。深度剖析课文,了解写作方法之后鼓励孩子仿照第一自然段,进行习作的练习。
短短的一堂课,钟老师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流畅,一方面体现在课堂环节的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引导孩子层层深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从而锻炼习作能力。另一方面则师教师语言很流畅,钟老师用短短的一两句话,将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的连接在一起。例如“花钟很美,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来了”,这一句话,将认识钟和了解花钟紧密的串联起来。
04
3月9日
谢雪丽
今天是跟岗学习的第二天,非常有幸听到了三堂精彩纷呈的课。三位老师的风采真的是别样精彩,自信、从容、温柔、亲切......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雷云香老师带来的《雷雨》一课。整个课堂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一开始的课题出示,简明直接。再到有针对性生字词的学习,一组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翘舌音。一组是轻声词“垂下来、压下来”,不仅强调了轻声词的朗读,更是利用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做动作、换个词来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读好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理解。雷老师努力挖掘教材的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学习雷雨前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垂、满天、压”等词语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天气的闷热,体会雷雨前的那种紧张感。紧接着通过两个“越来越......”来感受雷雨前天气的变化之快。
雷老师还特别注重朗读的指导,课堂上,读的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使得课堂书声琅琅。在读的过程中,雷老师还注意到读的方式与目的相统一,让每次的读都有的放矢。
雷老师的课堂评价语也是让我印象深刻,不仅及时还那么恰到好处。比如有孩子读得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雷老师不否定,还会说:“我觉得你可以读得更好,再试试。”“你可以学着她的样子也来读一读吗?”“我喜欢你回答问题的方式。”听到的都是对孩子的肯定,我也喜欢这样的课堂。
一言以蔽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5
3月9日
李南娇
今天有幸听到了陈琳,雷云香,钟建美三位老师的课。三位老师的课让我很有感触:
一、深入文本,适时进行语言训练。陈老师带来的《青蛙卖泥塘》整堂课深入文本,抓住关键点进行语言训练,例如在课堂中,陈老师关注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两者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转折关健词“不过”进行连接。并出示小鸟,蝴蝶,小狐狸的说话,让学生迁移运用。最后巧用遂昌地域特色进行仿照句式说话,夸夸遂昌景点的优点。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多彩评价促成长。雷老师的课不仅注重朗读更注重语言训练与知识的传授。感触最深的是雷老师的评价语。雷老师的课堂评价语非常丰富:如“今天你的表现真棒。”,“你能读的更好。”像这样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语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钟老师执教的《花钟》课堂层次清晰,让我惊叹她每个环节的衔接,环环相扣,严丝合缝。钟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描写各种花开放所采用的不同表达方式,接着通过对比读,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带来的独特体验。同时展现了3种花,运用所学进行描写。整堂课每个环节完美衔接,让人叹为观止。
06
3月9日
王巧珍
领悟国画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是学习朱老师国画社团的一天,国画能够体现独具特色的形式魅力。笔墨是国画的精髓,通过浓淡、干湿、疏密表现出节奏感和气韵感。书画印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绘画效果,使得画面更有思想性和美感。毛笔和宣纸是国面最具魅力所在,使国画独立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出独特的形式魅力。朱老师的国画课从课前准备、坐姿、用笔开始,朱老师对待学生很耐心,每一位学生的不足之处都会进行单独指导,学生的每一幅作品,不论有多少瑕疵,多少不足,都会收到一份朱老师满满的鼓励。当然孩子们也很用心 ,他们能够一笔一画耐心的完成画面。
转自:“遂昌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