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教育界三大弱势群体: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

    阅读: 2022/5/12 10:37:03

    在大数据调研《中小学教师职业现状》显示:倍感压力的教师群体中,男教师、老教师与副科教师堪称教育界三大弱势群体。

    1

    近一半教书“先生”欲逃离

    男教师恐成校园“大熊猫”

    按照社会上的职业属性划分,人们常常会对某类职业进行性别预设,如警察、护士。

    如今,教师职业中,男女比例也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不仅新晋教师中男性人数在减少,而且在职教师中男性还纷纷逃离。

    据公开数据,全国27所师范类院校中,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

    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大批教师中女性几乎两倍于男性。而仅有的三成男生中,最终选择进入学校、走上讲台的更是凤毛麟角。

    超负荷的压力或许与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收入、家庭负担、社会地位等有着直接关系。

    直接体现为:

    教师收入水平低,男教师养家难;

    工作繁忙责任重,无暇顾及家庭教育;

    社会对男教师认同感偏低……

    一位刚毕业的师范生描述自身的经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教师队伍,收入3000,除去房租、水电、吃喝,一个月下来囊中羞涩。”

    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样是男教师难以承受之痛。

    备课、教研、听课、开会、批改作业、教学反思,撰写各种业务学习、政治学习、读书笔记……此外,许多隐形的劳动付出并没有计算在内,责任划分不清更是让老师多了很多隐形的工作负担。

    至于社会认同感,也是男教师倍感压力的原因之一。

    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一种偏见:男性当小学教师是“没出息”的表现。“即使是专科的男生也不愿当小学老师,如果进不了中学,大家往往会选择考研,或干脆在求职时避开教育系统。”这一观念在大学男生中颇具代表性。

    2

    手握“保温杯”的老教师

    更迫切拥抱互联网

    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最有经验、威望的一群人,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在教师职业现状调研中,同样能够验证这一现象。70%的老教师认为非教学性相关的事物太多,这是带给他们压力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来说,或许可以“忍痛”处理这些非教学性工作,对于手握“保温杯”的老教师来说,明显“吃不消”。

    老教师们开始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落实将是他们摆脱沉重教学负担的最后一颗稻草。

    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兴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备课、制作课件、布置作业、出试题、教学反馈等工作量。

    在高教龄的老教师中,71%的教师渴望尽快提升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老教师积极拥抱变化,年轻教师更应如此。

    3

    围观被鲜花和贺卡环绕的主科教师

    44%副科教师想跨行跳槽

    过去34个教师节里,主科教师被鲜花和贺卡围绕,让副科教师好生羡慕。

    被冷落的副科老师长期处于尴尬地位,在教师群体中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一位副科老师称,“我们受冷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应试教育。”

    据了解,教师的薪资由每月工资和每学期的绩效构成,绩效衡量成为副科教师的隐痛。

    主科教师通常能够通过学生成绩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副科老师的教育成果却不好衡量,没有了升学要求更是处在教学边缘,这直接导致主科教师在绩效收入上高于副科老师。

    加上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多数为主科教师,使得两类老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

    除了收入上的差距,让副科教师最伤心的是被“边缘化”、不受重视。主要表现在:职称评选少有副科教师提名。

    原因不言而喻,中小学中,学校要通过学生成绩、升学率等因素来综合评估教师教学技能,史地化生等学科在学生升学时没有考核,这些科目的老师在评定职称时优势骤减。

    既如此,又该如何提升副科教师的职业忠诚度,发挥他们自身价值?

    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特别强调要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创建。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研制《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此外,还相继发布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文件,让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在促进教学活动的全面进行的同时,期望更多副科老师能够从“幕后”走到“台前”。

    同为教师群体中三大弱势群体的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他们更需要得到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自由公正的成长空间,这些都是教师获得职业尊严的重要基础。

    他们在默默承受压力的同时,心底时刻蕴藏着一份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殷切希望。

    转自:科研课题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7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教师招聘】上海临港实验中学 2022 学年实习生招聘计划

    下一篇:【教师招聘】2022上海市奉贤区教育系统第二批教师招聘公告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