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4/27 9:19:27
初中课例
计算身体质量指数——多分支结构
课前分析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所处于第四学段的八年级提出了以下学段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理解,体验互联网交互方式,感受互联网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体验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与过程。
本节课是八年级信息科技(技术)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智能运动助手》的内容,在上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的用法和写法,本课将继续围绕体育运动健康相关的知识,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多分支结构,进阶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科技学科的知识与学习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多分支的含义,会正确书写多分支的结构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使用多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分享三张不同身材的明星图片,通过提问让学生判断其身材胖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提问学生“从主观判断身体胖瘦转成客观判断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内容。
2
讲授新知
分析问题
以师生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了解BMI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自主完成输入数据,编写计算公式两个步骤,让学生了解BMI,为后续书写多分支结构做铺垫
设计算法
分析BMI计算中的多种情况,讨论情况个数,以单分支、双分支结构不能准确处理BMI的判断情况,从而引出新知——多分支结构
调试程序
学生独立完成BMI多分支判断程序的编写,教师进行检验
巩固提升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体重超标判断程序
3
总结升华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结合时事新闻,让学习从课堂内延展至课堂外,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在于运动”,达到德育育人的效果。
4
过程评价
从学生个人和团体合作出发,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掌握程度等在课堂上进行即时评价
教学亮点
1.基于真实情境和时事热点的激趣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的学生个性化发展;
3.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中,掌握本课多分支语句,落实了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
4.有意识地进行跨学科融合,在BMI的值的设定时,与数学、体育等学科融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自:“宝安信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