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7/27 15:10:55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而为了使得这种剥削可以温情脉脉的长久存在,国家这种组织便被建立了。
我一直认为,马克思这种说法也完全可以套在中国的身上,中国国家组织的建立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儿,但在B站看了温铁军教授的视频课后,我这种看法被颠覆了!
其一,马克思所说的“国家”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它的情况和我们中国历史上国家政权组织的建立是不一样的。
其二,欧洲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思想等等,和中国的差别也很大,这就导致东西方的历史传统、政治思想也有很多不同。
因此,就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学说来解释中国的历史,马克思的学说固然有它科学的地方,但脱离实际情况,去生搬硬套,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迷惑,邓小平也说过,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于实事求是。
温铁军先生的解释非常精彩,大致观点转述如下。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在距今8000多年前,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很多个原始农耕村落。
早期农业非常原始,但即使是技术落后,农业的产出是远胜于打猎和采集的,因此有更多的剩余来养活更多的人口,随着人口增加,就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研究、改进耕作工具,休耕、或者养育家畜,使用农家肥,来维持、增加土地的肥力,以及还有更加重要的,修建水利工程。
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农耕村落开始联合,形成部落,率先开发出先进技术的部落,又能对其他部落形成明显优势,部落之间开始争斗、兼并,由于中国各地区气候不一致,导致水热条件也不一样,修建更大的水利工程就需要更多部落的联合,地区部落联盟开始形成,这就是早期国家组织的雏形。
以上是一个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的过程。
由于农耕文明,即使有了水利工程,也不能完全抵御天灾,譬如洪水......于是中国历史故事中的“大禹治水”来了。
大禹是华夏族的领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行走于中国各地,带领各部落的人们完成了中国各水系疏导工作,在这期间他获得了很大的个人威望,各地区部落也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就为真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条件,在这之后,中国建立夏朝。
大禹是夏的开创者。
以上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国早期的国家组织的建立,是来源于抵御天灾,共同抵御风险,抱团取暖,而不是为了维持阶级剥削、压迫。
是真的耳目一新!
转自:“我爱文史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