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专家领航 共研劳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劳动教育发挥综合育人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阅读: 2023/12/22 9:15:28

    专家领航 共研劳动

    《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劳动教育发挥综合育人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为扎实有效开展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申请的《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劳动教育发挥综合育人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助力民族地区劳动教育的内涵发展,按照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办法,11月5日,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与实践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线上线下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本次论证会邀请了3位高校教授和2位资深教研员对课题进行论证。

    专家简介

    檀传宝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荣誉理事长。

    顾建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班建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

    孟献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技术教研室主任、劳动、通用技术教研员,《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

    汪豪浩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管理部副主任,河南省劳动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与监测评估院刘彦泽院长,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劳动教育教研员、小学教研室副主任、自治区劳指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秦亚吉老师,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会议。会议通过线下审阅立项书,线上召开论证会提出个人论证意见的方式进行。

    PART 1

    课题阐述 宣布立项

    会议首先由秦亚吉老师介绍本次会议的目的、内容、流程和参会专家学者。

    刘彦泽院长简要介绍了课题背景和课题规划,并宣读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规划课题立项通知书,同时,感谢各位专家为课题“把脉问诊”。

    课题主持人秦亚吉老师对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目标、方法、步骤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重点突出了课题深入挖掘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劳动中蕴藏的劳动教育基因,并将其转化成劳动教育的积极因素融入劳动育人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题阐述 宣布立项

    PART 2

    专家领航 共研劳动

    五位受邀专家学者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认真聆听了开题报告,对课题组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努力给予充分认可,就课题研究的课题名称、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课题的落实与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就如何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推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课题组成员厘清了研究思路,明晰了研究方向,坚定了研究信心。

    专家领航 共研劳动

    研究强调劳动教育实践的地区传统文化特色以及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难能可贵。可望在劳动教育内容提炼、传统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化上有较大突破。

    建议:要在提炼的基础上加强与现代劳动链接方面的具体解释;在综合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有所突破;应在劳动教育基本理论建构方面有所探索。

    课题有特色,团队有基础,研究有追求。对民族地区应如何把民族传统劳动教育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来讲是有价值的研究。

    建议:提炼传统劳动教育中教育的内核,明确课题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方法;增强地区的针对性,理论实践中体现民族传统特色的综合育人;提升研究内容的话语体系、结构化程度,多维度呈现生活生产劳动教育内容,体现劳动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现代环境下利用好传统劳动资源。

    课题从立项的角度讲有现实性和研究价值,研究团队的组合比较有创新课题组研究的前期积累较为扎实和丰富。

    建议:题目中应涵盖综合育人的功能或价值;清晰界定题目概念,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进一步提炼传统劳动教育的空间维度与文化维度;论述综合育人的不同角度;加强使用行动研究方法的流程和程序。

    课题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也非常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包括假设和创新点非常清晰,容易落地生根。

    建议厘清劳动课程跟劳动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劳动教育在中小学转化的路径。

    选题对民族地区进行传统劳动教育具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辐射引领作用,整体突出了学术规范和较好的学术属性。

    建议课题名称加功能或价值;要进一步厘清民族地区、传统劳动教育等个别核心概念;要关注课题研究内涵的统一;提高研究方案的具体性。

    PART 3

    反思重建 学研提升

    会后,课题主持人秦亚吉老师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梳理了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研究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提出新要求。与会课题组成员纷纷表示,将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课题研究方案,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要求,结合专家意见建议高标准完成课题报告,确保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反思重建 学研提升

    课题组成员分享参会感受

    01

    格满都呼

    通过参加本次论证会我第一次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不易。决心在秦老师带领下认真完成本人承担的研究内容,为能按时结题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专家们的意见为我打开了很多研究的思路,也指明了研究方向。本人对于此次课题研究有一点不成熟的担忧,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实施者,尤其是很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对于通用语言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理论讲解必然遇到瓶颈,只有实践的情况下如何达到育人的目标,亟待找到解决方法。

    02

    郭霞

    非常有幸参加此次论证会,秦老师邀请到全国顶级劳动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可谓规格高端,学术氛围浓厚,虽说是论证会,但更像是培训会,五位专家们娓娓道来有理有据,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方法支撑,透过屏幕都能接收到专家学者们散发的科学、专业、严谨、有效的学术研究气息。专家学者对课题题目逐字逐句推敲,我感触良多,对课题研究多了一份敬畏和责任,深感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要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地真做研究,做真研究。

    03

    格利娃

    我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论证会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指导,利于我接下来毕业论文的撰写,从中要学习以下内容:1.研读劳动教育的课标;2.研读檀传宝教授的《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3.找出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的区别;4.注意论文题目的排列组合;5.写传统劳动教育的时候要考虑时间的维度(过去、现在、未来);6.要有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方法;7.多和老师们交流学习

    04

    林中榕

    这是一次专业知识增长的论证会。本次课题论证会涉及专业领域的讨论和研究,“专家”“大咖”云集,我参与其中,不仅学习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而且加深了对劳动教育领域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学术交流环节中,学者和专业人士进行的交流和分享,我与课题成员从中获得了莫大的启发。这也是一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论证会。在课题论证会上,与会老师共同探讨课题中的问题,对于课题接下来的工作,有助于培养课题成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题论证是教学研究的开端,我对研修之路充满信心,期待携手同修,早日结出课题“硕果”。

    05

    卓娜

    本次开题论证会的参与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本次课题所研究内容及目标,未来实现后将会带动内蒙古地区的劳动教育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带领下,也会对其他地区的地方劳动教育带来影响。教授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也令我清楚了解到课题研究下一步的走向,更具针对性也更具前瞻性的理念相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顺利完成本次课题研究。

    06

    赵雅楠

    此次开题论证会倾听了众多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对本课题的建议与分析,辐射到以后的工作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各位专家老师对学问的严谨态度是我最为折服的,尤其对于题目的解读,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会成为不一样的命题,对于概念和范围的界定更要明确。辩证及自变量、因变量的分析,使我明晰建构理论时思维要多元,从更高层次审视并进行研究假设,构建立体、多元、全面的理论体系。在敬佩之余更要强化自己的学习,用一句话激励自己“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07

    王涛

    感谢秦老师的信任,能有幸参与到国家级专业课题团队中参与研究工作深感荣幸,而能够参加此次开题论证会,于我而言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秦老师邀请到全国顶级的劳动教育专家、课标编写组成员、课题研究专家,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次菜单式的高规格的劳动教育及课题研究培训会。

    08

    王慧

    提高教科研能力 我们一直在路上,冬季是酝酿和储蓄的季节,也是学习的黄金时节。课题研究是教研员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之一。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研员专业素养和实现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幸参与国家级专业课题研究工作且能够参加此次开题论证会,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能够在教研中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研员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聆听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使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下一步我们将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不断思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时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及时反思、小结,在找准理论支撑点的前提下,坚持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聚焦名师引领 促进学科发展——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教研系列活动(3)

    下一篇:聚焦名师引领 促进学科发展——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教研系列活动(4)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