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11 17:18:22
近日,在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统一部署下 ,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颖慧老师组织2023年呼和浩特市小学毕业年级语文综合素质基础数据分析反馈会。会议以“基于新课标,落实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全市各旗县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全市各学校分管教学领导、呼和浩特市第三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主要成员全程参加。
质量分析 精准把脉
张颖慧老师做了题为《2023年呼和浩特市小学毕业年级语文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数据采集与课标要求一致性分析》的报告。内容由“命题思路解读”“大数据精准分析解读”“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
一、命题思路 精细解读
首先,张老师对命题立意进行了解读,强调了学业质量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准确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水平。张老师利用直观可感的图表对试卷结构进行了详实、科学地分析,同时说明了命题的六条思路,分版块对试卷各类型题的考查目的、考查内容进行解析。
二、依托数据 精确分析
张老师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命题,从难易程度不同的试题比重入手,对如何把控试题难度进行了说明;基于大数据分析,从学科基本情况、成绩频率分布、不同层次的差异分析、试题分析几个角度对学生成绩进行了全面、立体、精准地解析。
三、教学建议 精耕有法
最后,张老师结合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一是要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在体现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设计中重内涵、重实效;二是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遵循教材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实施建构式课堂教学;三是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语言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目标;四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兴趣为先,培养思维品质,树立文化自信;五是“备—教—学—评”相一致,以终为始,评价先行,学为中心。
思行合一 内涵发展
三所学校的教学领导做经验交流分享,对标课标要求具体介绍本校日常教学实践。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银河南街小学的王晓芬副校长做了题为《聚焦学习任务群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讲座,她结合学校特色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学·思”课堂教学模式和“1235”教师自主发展素养体系等实例,强调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要以新课标为引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聚焦语文学习任务群,结合学校优势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的张霄鹏副主任做了题为《新课标下基于学生心理的作业优化案例》的讲座。他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要求,展示了学校实施的“词语拼图”“一词三句”“错字排行榜”“课外阅读进度调查”等多种形式的优化作业实例,充分说明了作业优化的重要性。
最后,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学校的胡燕副校长分享题为《浅谈“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与探索》的讲座。胡校长指出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要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设计可行的评价任务,构建可评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与会教师认真记录学习所得与反思收获。
新时代,新担当,新教研。统整、精准、科学的分析与建议,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指导学校合理配置师资等提供了数据支撑,指明了努力方向。立足新课程标准,追求命题新样态,让评价发挥引领教师教、促进学生学的作用,才能推动呼市小语真正走进“素养时代”。
来源:青城小语
转自:“呼和浩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