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中小学教研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高考议论文自我评价八项硬指标

    阅读: 2024/1/29 14:36:36

    高考议论文自我评价八项硬指标

    十几年前,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教研组长汤老师执笔撰写,高三语文备课组集体讨论完善制作了这个内容。

    一篇议论文,评价点很多,高考作文评分以“分项分等”操作评价。

    以高考作文特定的阅读工具、阅读方式、阅读时限等“特殊性”,似乎可以给一些“硬指标”要求自己的作文。

    如果我们在动笔之前有了一定的“硬指标”意识,写完后用“硬指标”对照评价,当不无裨益。

    当然,这个“硬指标”,是指一眼能够看出来,并非缺一便不是好文章,只是一个“软参照”。

    ①一个中心

    八百字的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不管你分几个分论点,都是为这个中心着力的。

    ②两一个基本点

    即“紧扣中心”(材料中心,文章标题) 与“联系现实”。

    一篇文章,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无论你几个角度,几个层次,都要紧扣中心。

    文章是要有现实意义的,应当联系现实,写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针对现状,解决实际问题,才有价值。

    ③三个层次

    形式丰厚是内容丰厚的一个保障。一般来说,议论文都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的纵向层次。考场作文这样写,也有益无害。当然,在“本论”部分还可以有“横向层次”(横向层次还可能有多个)。

    当然,要实现多个层次,就应当让语言更简洁一些,密度更大一些。

    ④四种以上手法(技巧)

    善用手法,可以增强论证力度,是“雄辩”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篇文章要有几个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归谬论证等),或者其他一些表现手法(如开门见山、前后呼应、形象说理等)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文章便不会显得干瘪苍白。

    ⑤五个以上素材

    适当运用素材,也是增强说服力,丰富文章内涵的有效方式。

    这里所指的素材,包含事例、名言警句、诗文、俗谚、数据等。

    素材应追求真实、新颖、精当,除了增强说服力外,还能让人在认知方面获益。

    ⑥六次以上点题(关键词、核心材料)

    由于高考作文阅卷相对快速,“关键词”“核心材料”的频繁闪现,可迅速判定文章没有游离中心。

    当然,也提醒自己行文紧扣中心,结构圆合。

    如果一篇文章看不到关键词,或许存在误判的可能。

    ⑦七个左右段落

    纸质卷面,容易关照全面,网上翻屏(

    ),行数有限,段落太长的话,容易阅读跳行,容易视觉疲倦,你要让老师“轻松阅读”,要让其每个句群(一个核心意思)“都不错过”。你不妨试着多分几个段落(一般不要出现200字以上的段落,开头结尾尤其要小巧精致一点)。

    ⑧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命题明确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不足800字,就是人人见而诛之的硬伤。

    按照高考阅卷标准,是每少50字扣1分,但千万别乐呵呵地认为,我少200字不过扣4分啊!如果你真少写200字,就像打游戏时的那个血条一样,急剧失血了。

    因为,少于800字,除了扣相应的字数分,可能还有“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等方面的欠缺扣分,而且迅速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阅卷老师作文评分的6个标准

    1. 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

    作文如果是自拟标题,那么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切合主题或话题,其次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

    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劳动精神”,广东等省考试院公布了满分(优秀)作文,大多数佳作的标题包含“劳动”这一关键词:《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自我做起,永怀劳动之心》《重拾劳动热情,共享劳动意义》《劳则生欢,劳则生慧》《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还有的标题意思和“劳动”相关,比如: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2. 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

    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劳动精神”,开头就应该点明“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主题,结尾也应再次点到“劳动”主题上。

    例如,作文《你我走过的日子》开头: 窗外的雨, 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原本平静的心,泛起了涟漪。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住在外公家的日子,想起了外公陪我度过的快乐日子。

    如果首段较长,那么点题的最佳位置在该段最后一句。因为首句点题有时会让人觉得肤浅,段中点题又不易让老师看到,而末句,既有前面的铺垫,又易引人注意,所以是点题的最佳位置。

    有些记叙文(特别是小小说类)的开头可以不点题,但结尾一定要点。作文《一道风景线》的首段才一句话:“母亲下岗了。”它并没有点题,但末段点题了: 人们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那不是别的, 就是母爱!

    点题不仅可以在首尾,也可以在中间,这样可以使文章一直处于紧扣主题的状态。

    3. 文章最好分成五至七段

    文章分段最好是五到七段,最多不超过十段,不宜少于五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单个语段尽量不超过200字。

    老师很不喜欢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孕妇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

    首段短才能迅速入题,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作一段,是因为这样长的段落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

    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4. 篇幅以超过规定字数50到100字为宜

    比如题目要求“不少于800字”,那么考生不要只写800字,而要超出50到100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800字”标记下面二至五行。

    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只“每少50字扣1分”; 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而超出底线约百来字,会 给人一种文章内容充实、行文游刃有余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题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费力不讨好。

    5. 要选择靠谱的素材

    比如,一位考生大段大段地写发生在欧洲某国的故事,写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故事,写发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写求职场上某大学生遭遇的挫折,都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感觉——这些内容是从哪本杂志上抄过来的。

    也不要照搬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因为那只能证明作者文思匮乏。

    当然,写“我”并不意味着“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写,也并非要原原本本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变形、有重组地写。

    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这并非“造假”,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报导) 从来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深刻。

    转自:“语文习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5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写作任务

    下一篇:关于高考作文的文风问题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