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2/21 17:39:54
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近日,诸城市实验小学开展了线上整本书阅读活动,低年级的孩子们也开启了一段美妙的阅读旅程,让书香浸润心田,让阅读助力抗疫。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本次共读时间,一年级分享的是绘本《笨拙的螃蟹》。快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读一读
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在与朋友玩泡泡、追逐、捉迷藏的游戏中,大钳子总是把事情搞砸。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双笨拙的大钳子,尼尼非常羡慕他们。后来在一次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都无能为力,但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原来,看似笨拙的大钳子其实很有用处的……
悟一悟
螃蟹尼尼的大钳子真的笨拙吗?你怎么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恰当的使用某些“短处”,它也可能变为优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和面对自己的与众不同,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让自己充满自信,那么任何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画一画
孩子们眼中的螃蟹尼尼和它的朋友们
老师说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体会故事生动的语言,一起欣赏色彩明丽的图画,一起在蔚蓝的大海中遨游。通过共读这个故事,孩子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看似没有用的东西,甚至常常成为你的障碍,但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二年级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小蝌蚪找妈妈》。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绘本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小蝌蚪找妈妈》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分角色朗读、了解了故事的梗概之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通过图画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呈现了出来。孩子们画完,纷纷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根据图画,复述出了故事的内容。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经典故事读出了无限的乐趣。
PART
01
想一想 读一读
你见过或养过小蝌蚪吗?想想它们哪些地方可爱?请你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吧。
PART
02
画一画 说一说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了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请你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画一画,并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
PART
03
练一练 演一演
请你和家长分角色练一练,演一演,尤其是演出表示“迎”和“追”等动作,练习在情境中对话。要读出小蝌蚪焦急的心情,鲤鱼的亲切、热情,乌龟的好笑、认真。
PART
04
记一记 悟一悟
绘本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请你摘抄积累这个故事中的好词佳句,写写自己的感悟,完成阅读记录卡。
人间最美的姿势就是读书的姿势。一场整本书阅读线上交流会引领孩子们徜徉于书海,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与幸福。相信通过阅读活动的推进,一定会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浸润学生心灵。
转自:“诸城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