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中小学教研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科研力量 赋能未来

    阅读: 2023/3/20 15:48:17

    『科研力量 赋能未来』

    浙江省张作仁教科研名师网络工作室“未来教育”创新实践选题沙龙暨第四批学员第10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侧记

    2023年3月4日,浙江省张作仁教科研名师网络工作室“未来教育”创新实践选题沙龙在温州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举行,导师张作仁教授携工作室15位学科带头人围绕“未来教育”主题,在“共读·共思·共享”阅读交流中,寻找未来教育创新实践新样态;在选题沙龙活动中,寻找“未来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新视角。

    WINTER

    “未来教育”主题论坛

    3月4日上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聆听了8位中小学校长以“学校管理理念与学校发展设计”为主题的专题发言。8位校长为高效能学校管理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宏观层面以理念创新,精心策划学校高质量发展项目群,体现为未来而办,向未来而学;中观层面以管理创新,建构”三全“特色育人体系,体现创未来而教、享未来而评;微观层面以载体创新,通过技术融入与精准管理,让精细化、个性化管理从可能成为现实。

    最后,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作仁教授作论坛总结,他强调本次论坛聚焦“未来学校管理”新样态,建议从不同的视角探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育人为本,研究为重,一起努力,一起向未来”。

    WINTER

    “未来教育”导师引领

    3月4日下午,工作室导师张作仁教授作《未来教育与学校发展设计》专题讲座。他认为每位教师要围绕“未来教育”主题,做好自己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要自主阅读“未来学校与素养发展、未来课程与资源开发、未来课堂精心学习变革、未来校园与空间重构人,未来教师与教研创新、未来管理与家校共育”等未来教育创新实践主题相关文章,从中选取与学校发展相契合的有价值意义的研究视角,进行教育教学的改进,一起向未来。

    同时,张教授还跟我们分享了他的生活与工作感悟。他认为做任何事情要有价值研判,要有结构化思维,要将教育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与个人的专业成长融合在一起,为心中的那份教育理想,知行合一,变职业为事业。他觉得每个教育人都要努力成为有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良师,用自己的特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校长需要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出发,做好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建构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老师需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堂课,教好每个学生,为每个孩子定制成长方向。而作为教育人,研究的视角(选题)要具备价值的认同、国家的需求、学校的愿景、个人的成长需要,这样的选题才是有生命力的。

    WINTER

    “未来教育”选题沙龙

    在未来教育”创新实践选题沙龙活动中,三位学员作了专题发言。

    学员项思思老师作了《“六导”助学:小学语文低控制学习过程指导策略研究》专题发言,她针对当前所在学校语文教师课堂“高控制教学”现状,具体阐述了“教师低控制教学”的行动路径,以“学习目标的引导、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兴趣的诱导、学习过程的督导、学习困惑的辅导、学习团队的领导”六大教师导学行为为研究内容,以“四招”教研“一日一寻招、一周一辩招、一月一晒招、一季一创招”实践流程为研究方法,寻找教师低控制学习过程指导创意做法,运用量化评价,搭建平台展示,滚动生成低控制学习过程指导策略,改进、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从而稳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来自海城第二小学的学员陈秀华老师作《增值视域下基于数据画像的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践研究》专题发言,她指出此课题旨在探索归纳有效的学业质量分析途径,寻找有效的学业成绩数据记录方法和分析方法,培养教师基于数据分析的能力,制订更加科学的综合素养报告方式,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业水平,用简洁易读的形式构建诊断书式的评价报告,助力教师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学业质量。

    来自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的学员薛建华老师作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能力提升项目研修课程开发的研究》专题发言。她针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研修课程设置、研修课程实施”等现状,具体阐述了教师“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能力提升的行动路径,运用“五环备课”教研范式开展课例研究,以“校本项目研修课程目标研制、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课程评价机制研发”为研究内容,目的是实现项目研修愿景和行动的统一,以及知识习得、转化与应用的共赢,构建研修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模式,从而提升教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变革能力。

    活动最后,导师张作仁教授就学员的研究选题方向及内容,给予了建设性的选题修改指导意见,并形成如下选题修改成果,同时鼓励学员要积极思考,要善于挖掘平时工作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选取有生命力的研究视角,砥砺前行,赋能未来。

    转自:“科研力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基于药品供应保障探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立项风险及建议

    下一篇:【学术成果】张政文:以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