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电合成】Nature Synthesis:有序金属间单原子合金层的核/壳纳米晶合成氨

    阅读: 2023/3/20 15:51:18

    01

    前言

    要获得纳米级的多功能性和具有协同特性的材料需要开发异质结构。作为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的一个例子,定义明确的核心/外壳金属纳米晶体(NCs)在化学和结构上不相似的材料之间创造了界面,并展示了可定制的、来自化学成分空间控制分布的协同功能。这些核/壳NCs通常表现出增强的甚至是非常规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为许多与能源有关的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机会。如燃料电池(氧气还原反应和燃料氧化反应)、水分解电池(氢气析出和氧气析出)和小分子转化(二氧化碳还原)等所涉及的反应。理想情况下,核/外壳金属NCs需要用低成本的金属核心与薄的(≤1纳米)外壳中的贵金属原子来制造,以提高原子效率,并通过界面电子和几何效应来调整NCs的特性。在具有长程原子有序化和强d-d轨道耦合的有序金属间结构中定制薄壳,可以为改善核/壳NCs的催化性能开辟新途径。然而,在相变过程中涉及到高温,导致合成困难。在创造这样一个定义明确的、精确的原子结构方面存在困难。

    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开发已成为最大限度提高贵金属原子效率的有效策略。传统的SAC由于吉布斯-汤姆森效应而缺乏对单原子负载和聚集的控制,与之相反,在主金属中原子分散的单原子合金(SAAs)在热力学上稳定了单原子,同时仍然包含了孤立的原子中心和可调整的电子特性,以增强催化作用。此外,有序的金属间结构可以被用来打破连续的金属组合,代表了一种具有高密度的孤立原子的结构模式,因为单个原子的第一近邻是主金属。例如,在金属间Pm3m? PdIn中,钯原子被铟原子完全隔离。金属间化合物C2/m Al13Fe4含有完全被铝隔离的铁原子。铅修饰的金属间P213 PtGa,表面有被镓隔离的单个铂原子,显示出丙烷脱氢的高稳定性和选择性。因此,人们可以设想,具有低成本金属内核和有序金属间SAA外壳的核/壳NCs代表了一种创新的结构概念,并为许多催化应用带来希望。然而,要合成这种定义明确的结构的精确定制的纳米结构,仍然具有挑战性。

    02

    本文要点

    1.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作为概念验证,在此报告了一种简单、直接的溶液相合成具有可调整的、结构有序的金属间SAA层的Cu/CuAu核/壳NCs。

    2.该合成方法也适用于其他Cu/CuM(M = Pt, Pd)系体系。使用单分散的铜纳米立方体作为模板,通过种子介导的胶体方法,克服了原子扩散的动力学障碍,创造了热能以外的额外驱动力(由电化学置换驱动的Kirkendall效应)来促进有序的金属间形成,降低了反应温度,使其与有机溶剂和配体相容。

    3.合成控制了单原子的密度,并系统地研究了这些Cu/CuAu NCs在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反应(NO3RR)中的配体和应变效应。

    4.Cu/CuAu有序的SAA催化剂显示出对NO3RR的高选择性,在-0.5V vs.RHE的法拉第效率为85.5%,在-0.6V vs.RHE的超高产率为8.47 mol h-1 g-1。此外,Cu/CuAu有序的SAA在连续20个电解循环中表现出催化稳定性。

    5.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高角度环形暗场(HAADF)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的应变分析和微分电化学质谱(DEMS)表明,Cu/CuAu催化剂的高活性可归因于{001}导向的铜位点集合加强了*NO3的结合,这是由于表面铜原子的d 中心的上移而加强了*NO3的结合,同时由于表面铜原子的强排斥作用而削弱了*N的锚定。由于来自金配体或表面金单原子的强排斥作用而削弱*N的锚定。

    7.这项工作通过创建具有SAA原子层的核/壳NCs,推进了原子上精确催化位点的设计,为广泛的催化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03

    本文信息

    Qiang Gao et.al Synthesis of core/shell nanocrystals with ordered intermetallic single-atom alloy layers for nitrate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Nature Synthesis, 2023

    DOI: 10.1038/s44160-023-00258-x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0-023-00258-x

    转自:“我要做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2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术成果】张政文:以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

    下一篇:【电合成】余桂华教授JACS:脉冲式电还原策略串联催化合成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