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4/27 9:17:47
初中优秀课例
人工智能编程语言Python初体验
教学过程
话题导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导入,提问学生“在冰箱里装大象的步骤”,继而过渡到近期热点“去电影院看《满江红》所经历的流程”,加强学生对流程的进一步认知,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程序的概念。
新知讲授
计算机程序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地图导航,微信、QQ,深圳无人驾驶地铁线路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对生活、生产、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为国家科技发展而努力学习信息科技的决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程序设计语言介绍
通过人类直接使用的自然语言,切入到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计算机语言。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从机器语言到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变化历程。
介绍八年级新学编程语言——Python,让学生了解Python在现代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Python编程语言的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不同计算机语言各自的特点并查询Python程序常用的编写工具,请同学们回答。
小组实践一:体验手速
文件→打开→桌面学生体验素材包→试试你的手速.py→运行。
各小组长统计自己的组员的输入时间。
巩固:修改比手速的屏幕输出内容,再次比比手速。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强调拓展名是文件类型的标识,加深学生对旧知的理解。
学生作品
小组实践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布置学生任务:尝试修改自己想要的颜色的花朵以及花的形状。通过对花形状、颜色参数的修改,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花颜色、形状的单词,同时学习曲线函数。
学生作品
拓展:人工智能新技术
最后,罗老师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同时引出新网红ChatGPT,展示程序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过程中不断思考,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对Python学习的兴趣。同时,本节课教师进行了德育、美育渗透,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教学亮点
1.落实立德树人,融合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列举深圳地铁12、14号线、《满江红》电影等,以及拓展环节引导学生“传递爱,成为一个手有余香的人”。
2.基于真实情景设计教学,运用任务驱动法,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情,运用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个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3.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突出学科逻辑,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4.有意识地进行跨学科教学,本节课融合了:英语(更改花的颜色以复习单词)、数学(修改花的形状以学习曲线函数)等学科。
转自:“宝安信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